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非常美食地图

老哈民间美食的发现者 哈尔滨饮食文化展馆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本BLOG为《哈尔滨美食地图》官方BLOG。 《哈尔滨美食地图》是哈尔滨首份美食旅游专门指南,以传播弘扬哈尔滨本地美食文化,挖掘保护民间特色餐馆、小吃为宗旨。哈尔滨美食地图收录了以最具哈尔滨特色的“老道外小吃”为代表的老哈170余家特色风味,包罗了哈尔滨多元的饮食文化,所收均为老字号、特色食品、名小吃、民间人气餐馆等。采用精牛皮纸印制,设计古朴精美,极具文化内涵,集收藏性与实用性于一身,是哈尔滨第一品牌美食旅游文化产品。
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  

2010-11-20 09:15:3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 - 美食地图 - 非常美食地图
       火勺,现今是老道外的风味小吃,它是由闯关东的山东人传入哈尔滨的,至今还有一些哈尔滨的老山东人称呼它为“火烧”。
       火勺在解放前,本是哈尔滨常见的面食品种,一般都是小摊贩售卖。《哈尔滨饮食业服务志》介绍哈尔滨的中餐面点中就有“棋子火勺”和“眼炉芝麻肉火勺”两个品种。
       棋子火勺也是肉火勺,现在老道外的火勺就是这种。卖这种火勺的店目前在哈尔滨有四、五家,这几家不是叫“升平”,就是叫“大众”,互相之间都有渊源。而据美食地图调查,这几家的火勺都是传自集体制的红光饭店,现在的红光馄饨馆。据《哈尔滨饮食服务志》记载:红光饭店位于道外区景阳街175号。自1956年成为合作店,一直专门经营鸡丝馄饨、棋子肉火勺、什锦叉子饼等。
       眼炉芝麻肉火勺,是哈尔滨有记载的另一个火勺品种。1986年8月23日开业的道里西八道街风味饮食街上,经营的小吃就有眼炉芝麻肉火勺,但是而今已难觅踪迹。
       最近,商大的何宏教授为美食地图提供了一个美食线索。让我们意外地寻找到了“眼炉芝麻肉火勺”的传人和一个可能是“哈尔滨最后的眼炉”。
       2010年11月14日下午,我们专程去走访了这位掌握“眼炉芝麻肉火勺”技艺的老大娘——孔祥风。遗憾的是,由于身体原因,孔大娘暂时不能为我们制作眼炉火勺,虽然无缘品尝到眼炉火勺的滋味,但我们还是为能发现“眼炉芝麻肉火勺”而兴奋不已。
       孔祥风,1937年生于山东黄县(今龙口),7岁时随家人闯关东来到哈尔滨。1968年在哈尔滨挂面厂工作,1972年调到道里市场饭店,在馄饨部打烧饼。孔祥风除了会做眼炉肉火勺,还会做杠头、叉子烧饼、酥饼、麻酱饼等面食,这些都是和道里市场饭店里的一位老师傅孙宝昌学的。孔祥风还保留了山东人的习惯,把 “眼炉芝麻肉火勺”叫火烧。
       据孔祥风介绍,孙宝昌是山东掖县人,会做近百种面食,伪满时期就在哈尔滨卖火勺等面食了。1986年,设在道里西八道街的风味饮食街开业,从道里市场饭店退休的师傅孙宝昌在街上出了一个饮食摊床,经营眼炉芝麻肉火勺,3毛钱一个,是街上著名的小吃品种。孔祥风过来帮忙,眼炉芝麻肉火勺就是这时候跟孙宝昌学的。孙宝昌的饮食摊床只有三个人,孔祥风和面、和馅做火勺,一位姓刘的师傅负责烤火勺。当时摊床上还挂了一个牌子,上面写着传统风味和配方。眼炉芝麻肉火勺和眼炉在当时就很少见了,所以很吸引人,很多顾客争相在小摊前留影。
       眼炉是专门定做的,整体由铁皮围成,炉盖上方打了一个直径10多厘米的圆孔,据说做炉盖子的厚铁不好找,还是在车辆厂找来的。燃料采用焦炭或蜂窝煤。眼炉配有“叉子”, “叉子”是长条形的铁皮槽子,每个叉子可放4、5个火烧。盖眼炉子下面开了一个方孔,叉子就从这放进炉内,一炉一般可以烤10几个,用时10多分钟。
       眼炉芝麻肉火勺和棋子火勺虽然都是肉火勺,面皮、馅料也相同,但是形状不同。眼炉芝麻肉火勺呈扁圆形,3厘米厚,上下两面都是平的,表面洒些芝麻。这两种火勺名称,山东当地没有,应该是哈尔滨人为其起的名字。
       孔祥风随师傅孙宝昌在西八大街卖了两年多火勺,就独自到道里建议街市场出摊烙盒子,半年后,孙宝昌由于年纪大了,也不出摊了,孔祥风就将师傅的眼炉买下,开始卖火勺。何宏教授对此记忆犹新,那时他在商学院上班,经常光顾她的小摊,吃两个火勺,喝碗粥当早餐。
     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,孔祥风开始在河洲街自家的小屋里卖火勺、韭菜鸡蛋盒子和粥。近20年来,孔祥风的眼炉火勺在这一带很出名,深受一些老顾客喜爱,她每年3月份开始营业,11月份天转冷就歇业了。随着时代发展,别人都早已用上电烤炉,而孔祥风至今还坚持用这个有24年历史的“老眼炉”烤火勺,这可能是哈尔滨最后的眼炉了。
       西八道街风味饮食街如今早已成为历史,当时街上的很多著名小吃,已经在时代变迁中消失,只能回味了。相较于棋子火勺的红火,眼炉芝麻肉火勺却是一脉单传。但是幸好孙宝昌的眼炉芝麻肉火勺被孔祥风传承了下来,藏在河洲街20年,为我们保留下来一份珍贵的老味道。
       今年5月,孔祥风患病住院,已出院后就关了卖火勺的小店,在家养病。已经74岁的她,已经没有能力再用眼炉烤火勺了,而她的家人也没有意愿接手。所以她想把“眼炉芝麻肉火勺”的手艺和师傅留下的眼炉一起转让,希望这道传统小吃能够继续传承下去。
       有意向者可以联系《哈尔滨美食地图》编辑部:0451-84235008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 - 美食地图 - 非常美食地图
眼炉芝麻肉火勺的传人孔祥风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 - 美食地图 - 非常美食地图
 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 - 美食地图 - 非常美食地图
 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 - 美食地图 - 非常美食地图
 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 - 美食地图 - 非常美食地图
眼炉用的“叉子”
哈尔滨最后的眼炉和眼炉火勺 - 美食地图 - 非常美食地图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59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