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常看到关于比较萧红与张爱玲的文章,萧红与我同乡,从小学起去萧红故居数次,长大后又常陪外地的同学朋友去故居。对萧红称得上了解。前段时间哈台甚至做了一期《肖红在哈尔滨的日子》,于浮生主播,不知为何萧红仿佛近期被关注得厉害。张爱玲的文风很上海味,也带着点港味,描述女人相貌时总是刻薄。
一位朋友的父亲是牡丹江一中的退休语文教师,来哈尔滨到他家中小住些日子,提出最想去呼兰区的萧红故居参观。为尽地主之谊,我与朋友夫妇趋车载着他父母哥嫂全家人,找个周日,成行了。参观过后,自然要找个适合老人用餐,又有呼兰区当地特色的美食让客人尝尝。
呼兰区北大街加油站一带,有一家铁锅炖鱼,是用木头绊子烧火的纯铁锅,也炖笨鸡笨鹅,也炖排骨。味道最鲜美的,还数铁锅炖鱼。鱼的品类很丰富,甚至有六七斤重的大怀头鱼。在路上提前半小时给店主人打去电话,先把怀头炖上,免得老人家等得太久,硕大的园子逛完,大家都又累又饿了。
一行人进得门来,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鱼香味,大锅上硕大的木头锅盖,店主人亲手掀开,大家竟齐声惊呼:“好丰富,太有食欲了。”原来里面除了六斤多重被斩成三段炖煮的大怀头鱼之外,还有两斤大嘎牙子,茄子,大豆腐,土豆和粗粉条。锅下的木绊子依然是熊熊的火,锅里面自然沸腾着,浓香便滚滚而来了。店主人从后园子里摘来一大盘黄瓜,并配上自家下的农家酱端上桌,黄瓜软软的带着一丝甜味,众人又是欢呼。
怀头鱼肉很油很滑,必须用小型的漏勺舀进盘中才好大啖入口。大家纷纷从锅中捞取鱼肉,放到身边人的盘中,让人想起天堂中长柄大勺子舀取食物的典故。吃鱼吃出天堂的味道,太过夸张了吧。
最喜欢吃的,还数锅中的豆腐和茄子,鱼的味道已经透透的浸入了,茄子和豆腐新鲜的原味加上鱼肉的鲜香,很美味呀。
主食有贴大饼子和二米饭,大饼子的样子不象大酒店中的那样好看,但饼身上布满着蜂窝,绝对让你吃出粗粮味。
老人家吃得舒服,年青人吃得香甜,小孩子吃得新奇。
这一次的地主之谊,因才女萧红与鲜美的鱼锅而恰到好处喽。
评论